甘肅氣溫飆升 民營企業向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獻愛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4月27日下午,蘭州市的氣溫飆升到30度,讓這座西北高原城市感受到了夏天的火熱。蘭州三江源集團將400件純天然礦泉水送到蘭州市城關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手中,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平安,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無私奉獻、逆行而上的工作人員獻上一份愛心,送來了一絲清涼。
聯防聯控辦公室主任張靜對愛心企業家表示衷心的感謝,“這么熱的天氣,民營企業家們還想著我們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真是雪中送炭正當時”張靜說。
據了解,自3月5日蘭州新區新增5例本土確診病例開始,全區第一時間進入疫情突發應急處置狀態,按照區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工作安排,區聯防辦成立指揮部工作專班,抽調人員在原就業局辦公樓集中辦公,承擔全區疫情處置、數據統計、應急采樣、流調協查、隔離管控等各類疫情防控工作,130名工作人員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組成了城關區疫情防控的中樞大腦,按照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統一部署,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實行“日報告、日調度”機制,統一指揮調度全區疫情防控“一辦十六組”24小時同步聯動,強化信息共享,科學研判風險,精準下達指令,推動實現疫情防控全覆蓋。規范設置“下達指令、人員確認、啟動應急機制、采樣消殺、劃定區域、管控措施、核酸檢測要求措施、解除條件”等8個環節工作流程,有效阻斷了這次疫情傳播的蔓延。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持續保障我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區聯防聯控辦嚴格按照省、市聯防聯控辦下發的通知和文件要求,動態調整防控策略,細化完善防控措施,實現了全領域動態追蹤、全鏈條無縫銜接、全流程閉環管控,指揮部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體黨員干部實行閉環管理,24小時在崗,開展各類應急處置工作,為守好“院門”“家門”,繼續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防死守外防輸入“五個關口”,牢牢守住這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自本輪疫情發生后,甘肅省工商聯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履行社會責任,先后聯合多家愛心企業開展了慰問活動,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一線抗疫工作者付出了辛勤汗水,作為本土企業的我們想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向奮戰在一線的防疫人員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激。”三江源集團總經理、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占琪說。
三江源集團總經理、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占琪表示,在本輪疫情處置工作中,廣大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戰疫一線,不顧安危、不講條件,勇敢逆行,守護人民的健康。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著大家。1998年,土生土長的甘肅人周占琪和妻子一起成立了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冬蟲夏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江源集團),成為了西北地區特產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啟了以打造名優特產品牌為宗旨的創業歷程。從名優特產的品質分級銷售到包裝升級,從“三江源”品牌注冊到建立特色鮮明的直營店,憑借自己敏銳的商業眼光和獨具匠心的策劃,“三江源”品牌包裝下的名優特產很快就暢銷全國各地,公司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正是在“三江源”品牌的示范引領,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進來,推動了地方名優特產行業的發展。
用品牌架起地方名優特產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憑借著品牌效應,三江源集團及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一個又一個特色鮮明的大山深處的名優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全力打造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
“從2009年以來,通過和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銷售金額大約在200萬元左右,帶動400多戶農民每戶增收5000元左右。是公司讓我摘掉了貧困帽子”,周占琪說。在周占琪的幫助下,2015年7月馬忠宏成立了臨洮縣宏潤百合農民專業合作社,2016年注冊了蘭州宏潤百合商貿有限公司,在定西市臨洮縣玉井鎮青楊溝村建立了種植基地,帶領當地農民發展百合產業。
同樣,從2016年開始定西市岷縣90后農民張文科在和公司的合作中帶領當地村民大力發展當歸、黨參產業。公司每年通過張文科收購當歸、黨參的貨款在100萬元左右,帶動300戶村民年收入增加3000元左右。正是在公司的扶持帶動下,張文科從農民轉變為岷縣席老板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做起了農村的餐飲業,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是闊步前行。
盛產于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鎮的玫瑰,有著200多年的栽培歷史,苦水鎮被譽為"中國玫瑰第一鄉"。盡管苦水玫瑰聲名在外,但由于玫瑰鮮花花期短,收購客商少,農民收入低,造成玫瑰種植面積不穩定,產業發展受到制約。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后,和村委會對接,2015年公司與蘭州東霖玫瑰種植合作社簽訂了玫瑰花收購協議,收購永登縣苦水鎮新東川村玫瑰花。新東川村全村618家農戶,其中109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玫瑰面積1600畝,每年可采摘鮮玫瑰花1500余噸,可加工成玫瑰干花蕾420余噸,正是公司的大規模收購讓當地村民銷售不暢的玫瑰花成了“致富花”。
這只是三江源集團及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脫貧攻堅扶持地方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購部負責人魏亞莉介紹,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市場”的運作模式,以企業為中心,緊盯產品資源優化配置和市場營銷兩個環節,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采取共同種植,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市場的模式,把合作社和農戶的資源優勢真正轉變為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推動了地方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為進一步做好消費扶貧,助力鄉村振興,三江源集團及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專門的電商團隊進行網上銷售,線上的淘寶、天貓、京東均有官方旗艦店。與此同時,公司自營的APP平臺也在開發中。目前,公司擁有的三個生產、研發基地分布在玉樹、西寧、蘭州,還擬定在榆中籌建以“醫道千年,健康中國”為目標的頤養中心,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發展空間。
企業發展壯大了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三江源集團及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幫貧濟困,奉獻愛心,踐行社會責任。除了以“三江源扎西才吉公益慈善基金”為依托,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用于幫扶、助學等公益活動外,為慈善協會、留守兒童、希望小學、紅十字醫院、受雪災的農牧民、地震災區和舟曲泥石流捐款捐物達千萬余元,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文章轉自:中國經濟周刊
http://app.ceweekly.cn/?app=article&controller=article&action=show&contentid=382099